艾留彬只是众多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缩影。有人戏称“中国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,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。”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指出,这其中固然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存在违法犯罪的事实,但公权力滥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,因为行政干预司法而遭到构陷的民营企业家数不胜数。
周德文跟随中央有关部门到地方调研时,就曾有企业家私下说,“我们哪怕是得罪政府的一般公务员,对方都可以动用专政机构来对付你,不要说财产,连人身安全都没法得到保障。”
“强势的公权力部门可以随时把逗号变成问号,如果不高兴还可以改为感叹号,根本不受什么制约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福建民营企业家也感慨道。
这位在商海沉浮几十年的企业家,曾对政府未能如约供地行使了不安抗辩权,延期缴纳土地款。而未能如约供地源于当地政府未及时给农民发放征地补偿款。“僵持了好几年,严重拖累了公司计划和资金使用。”该企业家说,“最后当地主要官员建议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。”
法院宣判后,政府虽败诉但企业也放弃了数千万违约金索赔,双方达成了政府尽快办理土地证,用以支持企业回笼资金。“其实就是在更高层的审计发现前把这事化解了。”他说。
该帖已关闭回复